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《政府工作報告》中47次提及企業,要求2023年繼續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。
財政部提請審查的《2022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23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》中7次提及政府采購,2023年收支政策中也要落實政府采購等支持政策,在財政補助、政府采購等方面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。
那么,黑龍江省如何精準施策,用好政府采購等政策工具,助企紓困謀發展?全國兩會期間,政府采購信息報記者采訪了全國人大代表、黑龍江省財政廳廳長孟祥會。
“2023年,黑龍江省將充分發揮財政職能作用,著力加固‘底板’,穩住市場主體”。孟祥會代表說,2023年是支持穩增長、促發展的財政支出安排力度最大的一年,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,用好用足政府采購等政策工具,圍繞市場主體需求精準施策,助企紓困,優化營商環境,為企業送去“及時雨”。
精準施策,助企紓困促發展
中小企業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“主力軍”,創業創新的“主陣地”和就業富民的“主載體”。政策加力,助企紓困,護航中小企業發展是黑龍江省財政發力重點。孟祥會代表介紹,2022年,黑龍江省從通過增加面向中小微企業的預留份額政策,提高中小微企業的價格扣除優惠比例、提升政府采購合同首付款比例,到推行“互聯網+政府采購金融服務”,助力解決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,再到通過電子保函等形式簡化投標(響應)保證金的繳納程序,緩解供應商資金周轉壓力等,一系列助企惠企強企政策的實施,增加中小企業發展活力。
例如,提高中小微企業政府采購合同的首付款比例。黑龍江省財政廳將采購人對中小企業的首付款比例,由采購合同總額的30%以上(含)階段性提高至50%以上(含),對小微企業首付款比例,由采購合同總額的50%以上(含)階段性提高至70%以上(含),此舉收到了良好效果,2022年,黑龍江全省各級預算單位授予中小企業合同金額411.3億元,占采購總規模的82.6%,其中授予小微企業合同金額365.5億元,占中小企業采購份額的88.9%,占采購總規模的73.4%。通過提高價格扣除優惠比例、增加預留份額政策,助力中小微企業中標采購項目2.6萬個、采購總金額290.9億元;提高政府采購合同首付款比例,增加中小微企業現金流26.7億元。
同時,黑龍江省財政廳還印發了《黑龍江省政府采購投標(響應)電子保函管理辦法(試行)〉的通知》,鼓勵供應商用電子保函取代投標保證金,截至2022年12月底,黑龍江全省參與政府采購活動的供應商在線上共發起投標(響應)電子保函意向申請731筆,開函成功588筆,替代保證金3648.9萬元,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供應商資金周轉壓力。
優化營商環境,增強中小企業活力
優化營商環境是增強中小企業活力的重要內容。好的營商環境是企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土壤,更代表著一個地方社會經濟發展的軟實力和競爭力。在全國各地紛紛大力優化營商環境的熱潮中,2022年,黑龍江省交出了一份亮眼的“成績單”。
一方面推行“承諾+信用管理”的準入管理制度,提高供應商參與政府采購活動的便利度。孟祥會代表告訴政府采購信息報記者,2022年,黑龍江省財政廳印發《關于試行政府采購活動“承諾+信用管理”準入管理制度的通知》,自去年10月8日起在全省行政區域內試行,供應商承諾符合參與政府采購活動資格條件即可參加,不再要求提供相關財務狀況、繳納稅收和社會保障資金等證明材料,大大提高了供應商參與黑龍江省政府采購活動的積極性。
另一方面大力推行“互聯網+政府采購”,不斷提高政府采購效率。黑龍江省組織開發了新版政府采購平臺、電子賣場、服務工程網上超市,目前已實現全省“一張網”、政府采購活動“一網通辦”、不見面開標等管理功能,除涉密項目外,所有政府采購業務均在新版監管平臺上運行,實現全程留痕。同時,采購活動平均執行周期由原來的70天縮短到27天,效率提高1.6倍。而電子賣場和服務工程網上超市項目采購周期則縮短至7天,效率提高9倍。
同時,擴大政府采購信息公開范圍,提高供應商參加政府采購活動的透明度。孟祥會代表介紹,黑龍江省將采購意向公開環節嵌入全省政府采購平臺中,使意向公開成為執行采購計劃的必要環節,2022年,黑龍江全省共發布采購意向公開公告32652個,同比增長8.9%。全省發布中標、成交結果公告31265個,政策法規公告1832個,處理決定公告524個,分別增長17.8%、419%和38.3%,實現了政府采購信息8公開,即除涉密項目外,政府采購信息應全面公開采購意向、開標記錄、未中標原因、專家評審記錄、合同變更、驗收結果、質疑答復、當事人信用互相評價結果。
此外,黑龍江省還通過制定政府采購透明度評估指標體系,開展透明度評估工作。通過評估發現部分地市在制定安全管理制度、采購項目信息發布、違法失信行為記錄公告內容完整程度等方面存在問題,并責成相關地市整改,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,積極維護供應商的合法權益。
政府采購信息報社記者了解到,2023年,黑龍江省將繼續深化政府采購制度改革,充分發揮政府采購政策功能,推動經濟全面恢復增長;適應振興發展高質量發展要求,構建“1+N”政府采購監管制度體系;規范和優化政府采購程序,進一步提高采購效率;依法依規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,全力打造誠信守法、規范有序的政府采購環境。
來源:政府采購信息網